Poros

加州新法:合格高中生可自动获CSU录取

加州州长加文·纽森(Gavin Newsom)于10月9日签署了参议院法案SB 640(Senate Bill 640),该法案将为符合资格的加州高中毕业生提供自动录取进入加州州立大学系统(California State University, CSU)的机会,无需提交正式申请。这一举措旨在消除申请障碍,提升高等教育入学率,尤其针对那些学术合格但因程序复杂而望而却步的学生。法案将于2026-2027学年开始生效,预计将惠及数万名包括华裔在内的潜在新生。

诺奖得主三成以上为移民——《自然》杂志揭示全球科学迁徙新格局

根据《自然》的统计,自2001年至2024年间,全球科学领域(包括物理学、化学和生理学或医学)共诞生了数百位诺贝尔奖得主,其中约30%以上的获奖者在获奖时生活或工作于非出生国。这些科学家中,有人因教育机会移民,有人因科研环境选择异地发展,也有人因政治动荡或经济压力而离开故土。无论动因如何,他们共同构成了当代科学创新的跨国群像。

查理·柯克如何看待美国华人?

查理·柯克(Charlie Kirk),这位美国保守派青年领袖,生前以其直言不讳的“美国优先”立场和对“觉醒”文化的批判闻名。他对美国华人的观点复杂而矛盾,既赞扬华裔在美国经济中的成就,又对所谓的中国共产党(CCP)渗透保持高度警惕,这种双重态度在其X平台帖子、播客《The Charlie Kirk Show》以及公开演讲中反复出现。

皮尤调查:79%美国人欢迎国际学生,50%却支持限制中国学生

9月17日,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发布一项覆盖8750名成年人的调查,揭示了公众对国际学生的复杂态度。调查显示,79%的美国人认为大学接收国际学生对学术和经济有益,这一比例自2021年以来保持稳定。然而,当问题集中在中国学生时,民意出现明显分裂:50%的受访者支持限制,47%反对,成为舆论焦点。

82个亚裔美国人权益组织联合致信,抗议众议院恢复“中国行动计划”

美国众议院拨款委员会近日在2026财年《商务、司法、科学及相关机构拨款法案》中加入恢复“中国行动计划”的条款,引发亚裔维权团体关注。9月12日,包括亚裔美国人促进正义协会(AAJC)、亚裔美国学者论坛(AASF)、制止仇视亚太裔组织和华人权益促进会(CAA)在内的82个民权与亚裔权益组织联合致信国会,表达反对立场。

美国入籍新规实施,历史与公民知识成重点

美国公民及移民服务局(USCIS)9 月 17 日在《联邦公报》发布公告,宣布将实施 2025 年入籍公民知识测试(2025 Naturalization Civics Test)。此次改革旨在评估申请人对美国历史、政府和公民责任的理解,符合法定要求,同时也是移民局为恢复入籍程序完整性、落实国会意图而采取的系列措施之一。入籍是一项特权,使外国人能够成为美国社会的完全成员,并享有所有公民应行使和尊重的重要权利与义务。

展现双重身份之美:TAAF推出亚裔美国人宣传活动

近期,亚裔美国人基金会(The Asian American Foundation,TAAF)推出了“Asian+American”活动,这是一项全国性的公益宣传(PSA)倡议,旨在鼓励亚裔美国人庆祝其双重身份的复杂性与美丽。该活动由获奖的全球创意机构 Wieden+Kennedy 纽约分公司参与创作,通过引人注目的视觉叙事和图像,将覆盖从户外广告牌到社交媒体的多平台展示,旨在激发亚裔美国人的自豪感——既是亚洲人,也是美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