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权之争:川普政府提请最高法院裁決

特朗普政府日前正式向美国最高法院提出上诉,要求维持其所颁布的出生公民权行政命令,使之得以生效。若最高法院支持该令,在美国出生但父母属于非法居留或仅暂时停留的情况下,子女将不再自动成为美国公民。这一举动标志着美国宪法第十四修正案的核心条款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该行政命令编号为第14160号,题为「保障美国公民身份的意义与价值」,由特朗普于重返白宫的首日签署。命令主张,宪法第十四修正案中的「出生即公民」原则并不应涵盖父母为非法或临时身份者的子女。此举一经发布,即在全国引发强烈争议。多个州检察长、民权组织与移民权益团体随即提起诉讼,并有多位联邦法官颁布暂时禁令,阻止其全面施行。今年7月,新罕布希尔州一名法官甚至批准了全国性初步禁令,认定该命令影响到宪法保障下的公民权利。

与此同时,最高法院在6月底的一项相关判决中,限制了下级法院颁布全国性禁令的权力,指出禁令仅能适用于具体案件当事人。这一裁决虽未触及行政令本身的合宪性,但令其在部分情况下可能暂时实施。随后,第九巡回上诉法院的一个三人法官小组则裁定该行政命令违宪,并维持禁令,强调第十四修正案保障「凡出生于美国者即为公民」的历史传统不可动摇。

特朗普政府在最新上诉中强调,现行对出生公民权的解读缺乏严格法律依据,并助长了「出生旅游」等现象,对美国移民制度构成挑战。司法部文件称,应重新审视宪法条文中「受其管辖之人」的含义,认为非法或临时居留者的子女不应自动享有公民权利。反对方则以1898年最高法院的「黄金德案」(Wong Kim Ark)为例,指出该判决早已确认出生公民权原则,并认为行政令明显违宪。美国公民自由联盟与其他团体警告,若该令被允许施行,可能导致新一代无国籍群体出现,冲击美国长久以来的宪政基础。

目前最高法院尚未决定是否正式受理该案。若最终接受审理,口头辩论最早可能于2026年展开,裁决结果将对宪法中的公民权保障、行政权限范围及美国移民政策的未来产生深远影响。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