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日,美国联邦政府因国会未能通过新一轮预算案陷入停摆,约90万名公务员被迫休假,另有70万人在无薪状态下继续工作。此次停摆不仅影响了政府日常运作,也将特朗普政府近期的裁员行动推上舆论风口浪尖。
美国联邦公务员制度以保障专业性和独立性著称。绝大多数公务员属于竞争性服务(Competitive Service),需通过公开招聘,包括考试、资历审核等程序,以确保公平选拔。通过试用期后,公务员享有任期保障(tenure),非因表现不佳或违法违规行为,一般不得被解雇。解雇程序严格,员工可向公务员保护委员会(MSPB)提出申诉。例外服务(Excepted Service)和高级行政服务(Senior Executive Service)则拥有更灵活的聘用与管理模式,但大体仍受法律保护约束。
特朗普政府上台后,多次通过行政命令削弱公务员的任期保障,并启动“项目2025”(Project 2025),试图让总统在一定程度上更容易解雇联邦员工。自2025年初以来,联邦政府已有超过12万公务员通过裁员、提前退休或辞职离职,其中包括多个关键部门的岗位削减。计划中的裁员甚至在政府停摆期间加速推进,据悉可能涉及约1.6万名员工。高级官员警告,这种操作若不符合《反赤字法案》(Antideficiency Act)程序,可能面临法律风险。
受影响的公务员中,华裔美国人约占总数的8%以上,活跃于教育、科技、医疗、农业等部门。近期裁员对他们的冲击尤其明显。例如,10月2日,美国司法部解雇了两名曾在拜登政府担任过联邦检察官的高层次雇员,其中一人为华裔玛雅·宋(Maya Song)。观察人士认为,这类裁员既与特朗普政府政治意图相关,也体现了公务员制度面临的压力。许多华裔公务员表示,面对裁员和再就业挑战,语言与文化差异增加了职场不确定性。
此次停摆与裁员事件也引发了法律争议。公务员工会和法律专家认为,特朗普政府的裁员行动可能违反《公务员改革法案》和《退伍军人优先法案》,并已向法院提起诉讼。目前,法院尚未作出最终裁定,其结果可能对未来联邦裁员和公务员制度产生深远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