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8日,纽约市政府、纽约市教育局及 纽约市健康与医院公司联合作为原告,向美国曼哈顿联邦法院提交327页的诉状,指控包括 Meta Platforms(Facebook / Instagram母公司)、Snap(Snapchat母公司)、字节跳动(TikTok母公司)及 Alphabet Inc.(YouTube/Google母公司)在内的社交媒体巨头对青少年健康与公共教育系统造成严重伤害。
诉状主张,这些平台设计和运营方式构成公共滋扰(public nuisance)——即平台的产品和服务在系统层面使未成年人沉迷、对学校、医院及社区公共系统造成重大负担。纽约市指出,青少年群体广泛使用这些平台,学校缺勤、心理危机呼叫、住院精神科数量、睡眠严重不足等数据均有上升趋势,而这些一部分是由社交媒体公司“有意为之”的机制所推动。
在诉状中,原告详细列出三大核心指控:一、社交媒体公司“刻意鼓励青少年使用其平台”并利用这一使用延长留存时间、提高互动频率,从而扩大广告收入。诉状声称,Meta、Snap 等公司在用户产品界面、通知机制、互动设计、推荐算法等方面精心调优,以尽可能延长青少年用户的使用时长。二、这些机制导致了严重的心理健康和行为后果:包括青少年睡眠剥夺、出勤率下降、注意力集中的学习环境被破坏、社交媒体引发“滑轨冲浪”(subway surfing)等危险行为,甚至有死亡案例。诉状称部分死亡直接与社交媒体渲染的挑战/模仿行为相关。三、平台公司明知其产品可能对未成年人造成伤害,却未采取适当保护措施或有效年龄验证。从内部文件可见,多家公司讨论如何优化“青少年用户黏性”,而与此同时,对年龄验证、退订或退出流程、安全提醒等机制的落实存在严重缺陷。
此外,诉状指出:纽约市为应对由此造成的公共教育与公共卫生危机,已经投入大量资源:学校必须为心理健康服务额外设立咨询、医院增加青少年精神科接诊、教育局需替学生提供数字公民教育课程、家长和教师培训等。原告认为这些支出是“被迫承担的平台设计造成的费用”,应由被告共同承担。
在法律程序方面,此案是更广泛全国诉讼浪潮的一部分。纽约市选择在联邦法院提起诉讼,同时全国已有数千起相关起诉在整合程序中进行。诉状中还请求法院判定被告共同和个别承担责任、下令中止构成公共滋扰的行为,并支付相应损害赔偿、承担未来监控和减损义务。
社交媒体公司对此案尚未在公开场合作出详细回应。据报道,Google 已对外否认其 YouTube 属于“社交平台”范畴,从而试图回避指控。业内分析人士认为,此案若获得突破性判决,可能迫使社交平台从产品设计、算法机制、未成年人使用限制、安全保护工具、家长监督机制等方面做出重大调整。
在公众与教育界看来,这起诉讼不只是法律战,更指向了数字时代青少年成长环境中一个核心问题:社交媒体在青少年心理、行为与学习环境中的深度介入,是否得到了足够的监督和责任制约。纽约市教育界人士指出,学生在课间、放学后、甚至上课期间频繁使用社交媒体已成为不可忽视的现实,学校资源因应对精神健康、网络沉迷、行为问题的负担不断加重。
纽约市此次诉案提出的“平台设计责任”论点,不再仅是用户生成内容的问题,而是社交媒体公司整个产品结构、推荐机制及商业模式是否对未成年用户构成系统性风险。随着案件进展,或将成为社交媒体产业在未成年人保护、产品合规、监管政策层面一个关键的里程碑。对记者、学者与政策制定者而言,此案值得持续关注。截至目前,诉讼还处于初期阶段,最终结果、赔偿金额、行业影响尚未明朗。
点击如下网页,可查看纽约市法务部于2025 年10 月8 日向联邦法院提交的 327 页诉状(案号 1:25-cv-08332)https://courthousenews.com/wp-content/uploads/2025/10/nyc-meta-lawsuit-southern-district-new-york.pdf